福建舰海试告捷,全甲板作业能力已经形成
央视又放出一个好消息,官宣福建舰的海试进展,远远超过预期,美媒也终于看清了现实,说出了实话。
(央视报道,宣布福建舰海试大获成功)
1、福建舰海试告捷,全甲板作业能力形成
福建舰用短短三年多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通常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海试征程。这种令人瞠目的"中国速度",背后折射的是我国造船工业与军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记得福建舰首次驶出江南造船厂时,外界还在猜测这艘巨舰需要多久才能形成战斗力。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多后的今天,它已经完成了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主力舰载机的弹射起降训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舰在9月完成的弹射试验具有里程碑意义。当歼-35隐身战机从甲板腾空而起的那一刻,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舰载隐身战机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而空警-600的成功起降,更是为航母编队装上了"千里眼",大幅提升了战场感知能力。
展开全文
(空警600舰载机完成弹射起降测试,开启福建舰全甲板作业能力)
国防部发言人那句"大家期盼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中国三航母时代的前奏。福建舰从一艘钢铁巨兽蜕变为真正的海上堡垒,其全甲板作业能力的初步形成,意味着它已经具备了在远洋独立执行作战任务的基础条件。
2、福建舰还只是个“开端”
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将满载弹药的战机推向蓝天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艘航母的成长,更是一个海洋强国对深蓝的执着追求。专家提出的"六艘航母"论断,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我国18000公里海岸线的现实需求与大国责任的必然选择。
细数我国的海上利益格局:从东海的油气田到南海的岛礁,从马六甲海峡的能源通道到亚丁湾的护航航线,每一处都需要航母这样的"移动国土"来守护。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海外利益的快速扩张使得航母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必需品。
(为满足国防和海上利益保护需要,中国至少需要六艘航母)
福建舰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堪称航母发展史上的革命性突破。这项技术让我们的航母能够弹射从重型预警机到轻型无人机的各类飞行器,实现了作战模式的多元化。
六艘航母的配置遵循着"三三制"原则:三分之一战备值班、三分之一训练休整、三分之一维修保养。这样的轮换机制才能确保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两艘航母处于战备状态,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3、美媒看后,只说了2个字
当福建舰的甲板上升起歼-35隐身战机的身影,西太平洋的战略天平正在悄然改变。这不仅仅是一艘航母的入列,而是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一个能够将作战半径延伸至第二岛链的远洋海军时代。
(歼35隐身舰载机的先进性能,让美媒刮目相看)
三艘航母的配置,让中国海军首次具备了全天候、全海域的持续作战能力。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艘航母在亚丁湾护航,一艘在南海战备值班,还有一艘在东海进行演训。这种立体化的部署态势,将使我国的海上防御纵深从近岸推向远海,真正实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构想。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歼-35隐身舰载机的加入。这款战机不仅具备可折叠机翼、内部弹舱等典型舰载机特征,更在隐身性能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美媒将其称为"进化",这个评价相当中肯。当歼-35与空警-600预警机协同作战时,形成的"先发现、先开火"能力,足以改变区域海空力量的对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