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降费让利

Connor 欧易交易所 2022-10-30 238 0

本报记者 王柯瑾 北京报道

一直以来,理财产品收益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而伴随着理财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理财产品的相关费用亦成为机构比拼的手段之一。

理财产品费用一般包含销售服务费、固定管理费、托管费,以及超额业绩报酬等。对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而言,银行公布的产品收益率或净值系扣除相关手续费的数值。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调整了旗下多款理财产品费率,调整的费率多为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以及托管费,其中部分产品费率直接降为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银行理财子公司下调理财产品费率受多重因素影响,总体而言,费率的下调可以让利投资者,相应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投资者而言,费率的下降固然是利好因素,但“低费率”无法直接和“高收益”挂钩,投资还须综合判定产品情况。

减费让利吸引投资者

近日,中银理财发布多条关于理财产品费率优惠的公告。例如,该公司10月26日公告表示,将于2022年11月8日至2023年1月9日对“中银理财-稳富(双月开)001”产品B份额费率进行优惠,即:销售服务费率由0.30%(年化)下调至0.10%(年化)。优惠期结束后,费率将恢复为产品说明书约定的费率。

除中银理财外,近期,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对旗下理财产品进行了费率优惠。记者梳理发现,当前费率调整的产品类型以固收类、现金管理类以及混合类为主。

普益标准研究员霍怡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子公司下调产品费率可能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随着产品规模的持续上升和盈利能力的不断增强,规模效应为其下调费率留出了一定空间;其次,降低产品费率是为了更多让利于投资者,体现普惠金融理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最后,降费也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长压力较大,金融市场环境持续呈现相对震荡态势。同时,市场利率呈下降趋势,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出现明显下滑。此外,银行业理财市场投资者规模的增长速度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一定回落。因此,银行理财子公司调降产品费率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方式。”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表示。

霍怡静表示:“对投资者而言,‘低费率’是影响产品选择的因素之一,需要注意结合产品其他方面、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做决策;对机构而言,费率下调是银行减费让利的一大体现,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扩大管理规模,进而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形成良性循环。”

投资者须综合判定

同一款理财产品,如果收费相应降低,是不是意味着投资者的成本减少,进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李晔林表示:“总体来看,理财产品的费率降低能够节约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从而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但管理费率并不与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和实际投资收益直接挂钩,只有在其他产品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费率才可能影响最后收益。”

展开全文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浓表示:“理财产品费率降低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收益水平,但银行理财产品自身的收益表现依然取决于机构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除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费用外,超额业绩报酬也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主要费用项目之一,当理财产品实际兑付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时,银行将对超过的部分按一定比例在投资者和自身之间进行分配。因此,‘低费率’无法直接和‘高收益’挂钩。”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 在同一个时期,理财产品的费率越低意味着相同的资产可以取得更高的收益率。理财产品的费率越低对投资者而言越有利,但多数投资者对费率并不关注,只关注产品的实际投资收益率。此外,低费率产品也不一定比高费率产品的收益率更高,投资者还是要重点关注产品的投资方向、资产配置比例、历史净值波动及投资收益情况。”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产品费率只是挑选理财产品的考量要素之一,更重要的是产品风险收益的适配度,只有在同等类型的理财产品对比中,费率才会上升为决定性考量因素。投资者可关注理财产品说明书的业绩报酬规定,选择整体费率较低的理财产品,以此变相提高产品收益。同时,投资者还应特别注意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费率调整附带的限制条件,比如持有期限、优惠时间等,避免‘因小失大’。”董丹浓分析指出。

李晔林也提示投资者:“由于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投资者应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理性调整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在了解产品投资标的范围的基础上选择与自身需求匹配的理财产品。”

投研能力是关键

投资者较为关心的是,理财产品“低费率”趋势会否持续?

“从银行和理财子公司的角度看,费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降低费率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未来理财产品通过降低费率扩大规模,进而获得规模经济继续降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环。”董丹浓认为,借鉴国外大型资管机构的经验,低费率是大势所趋。

李晔林也指出,今年以来,市场利率维持下行趋势且仍有下调空间,贷款和存款利率的多次调降可能使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利率进一步走低,而当前银行理财市场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因此,在更低的收益预期之下,未来理财产品的费率也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

但在刘银平看来,理财产品的费率降幅有限,如果市场行情回暖,产品投资收益率上升,费率优惠也可能会随之取消。

而无论未来费率水平如何变化,受访业内人士均认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银行理财子公司必须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差异化的资产管理能力方能支撑理财子公司脱颖而出。理财子公司首先应当持续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提升积极主动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市场波动,缓释各类风险;其次,应当提高对市场的灵敏度,关注投资者需求,积极主动创新产品体系,增强产品吸引力。”霍怡静表示。

刘银平表示:“要想真正取得竞争优势,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提升自身投研水平及产品的长期收益率,以及扩大产品规模及市场份额。”

李晔林认为,理财子公司更需进一步加固自身优势,提升风险前瞻,依据原有基础稳健打造符合母行及自身特色的资管体系。“当前,银行理财市场从业机构仍在延续上半年的资产配置和新发产品风格,多数机构继续着力打造‘固收+’产品体系,应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资管体系,新发主题产品和创新产品,做大做稳产品规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