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内需双重夹击 聚烯烃市场奈若何?
文 | 王玉星
导语:聚烯烃在宏观偏弱的大环境下,更需要关注基本面供需变化,从技术面看,聚烯烃期货自十一长假以来缺乏一个反弹,因此持续的走低之后,短期震荡反弹修复基差。中长看上方空间有压制。
全球经济复苏继续放缓,欧美由于持续大幅度快跑式加息,在遏制通胀的同时也带来企业融资高成本,压制经济复苏力度,特别是压制原油为首大宗商品价格。聚烯烃在宏观偏弱的大环境下,更需要关注基本面供需变化,从技术面看,聚烯烃期货自十一长假以来缺乏一个反弹,因此持续的走低之后,短期震荡反弹修复基差。中长看上方空间有压制。
全球需求继续放缓下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持续走弱
10月份,JP摩根全球制造业PMI数据继续在荣枯线之下,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全球制造业PMI下滑主要与需求走弱有关,全球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位于收缩区间,10月该子指标仍在下滑。美国ISM制造业PMI虽然还维持在荣枯线之上,但是持续几个月下跌,已经越来越接近荣枯线,欧洲则已经连续四个月跌破荣枯线了。
数据来源:金联创
如图所示,10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9.4,较上月下降了0.4个百分点。半数主要国家制造业PMI读数位于收缩区间且区域分化趋势明显,仍旧是呈现出“欧洲衰退加剧、亚洲延续分化、美国持续回落”的特点。欧元区制造业10月PMI指数由前月的48.4降为46.4,连续4个月位于50以下,预计欧洲制造业四季度仍持续位于收缩区间,短期内难言见底。美国制造业PMI指数延续波动回落趋势,新订单和就业分项再度超预期滑落收缩区间,物价分项下降明显,美国经济或将于明年下半年陷入“实质性衰退”。亚洲方面,9月亚洲主要国家制造业PMI分化加剧,泰国表现最为良好,10月录得51.6,较上月下降了4.1个百分点,而韩国48.2,,连续四个月位于50以下;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则由上月的50.1回升下降至49.2,疫情多发散发扰乱了经济复苏进程。
整体经济放缓 中国制造业再次疲弱
10月份,受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影响,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2%、48.7%和49.0%,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稳固。具体细项反应出产需两端有所放缓,价格指数连续回升。
展开全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金联创
中国10月官方及财新PMI分别为49.2(前 50.1)和49.2(前 48.1),两者均落于收缩区间,反映整体经济动能仍呈现放缓。重点细项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收缩速度加快,显示疫情及清零政策对于製造业生产及需求的负面影响仍在,企业僱佣意愿低落导致从业人员持续处于收缩区间 48.3(前 49),而原材料价格同步加速上涨也压抑了製造业获利空间 53.3(前 51.3),原材料库存及产成品库存出现堆积,部分堆积来自新机发布的提前备货因素,但整体需求疲软下,仍使新订单减客户库存继续下跌至 0.1(前 2.5)。
聚烯烃受制于内外需双重夹击难觅趋势性行情
数据来源:金联创
宏观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继续走弱,源于需求的持续下降。欧美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坚决抑制通胀成为首要任务,坚决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聚烯烃面临的宏观大环境,外需在持续走弱,内需也因为疫情多发散发而受阻。内外需双双走弱情况下,聚烯烃恐怕难以一枝独秀。基本面看,聚烯烃旺季即将过去,供需又将处于宽松局面。短期聚烯烃期货反弹也是对十一长假以来的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进行基差修复,截至目前看后市仍难以上演趋势性行情,尚不能确立反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因文中观点造成经济损失本单位一概不负责;转载、投稿及合作请回复关键字“转载”或“投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