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能源行业软实力巡礼:制裁反噬给欧盟套上能源紧箍咒 美国成最大赢家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由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冲击波正持续发酵,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软实力博弈愈演愈烈。美西方正加快推进对俄油限价措施的落地,不仅如此,欧盟还考虑对俄天然气限价。俄罗斯能源软实力的释放正面临美西方强势的政治干预,这会发生什么效应?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强调,软实力遇到硬实力不会正面反制,而是避实击虚,这是软实力特性决定的,谓之“因地制流”,“旁敲侧击”。俄罗斯能源软实力绝不会按照美西方设置的限价路径而流动,这就意味着欧洲的能源紧缺将进一步加剧,能源价格也将进一步飙升。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8月31日表示,七国集团(G7)财长9月2日开会时会讨论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的建议。9月2日,七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宣布已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实施价格上限。声明称,只有在石油和石油产品价格等于或低于所制定的价格上限时,才允许对其进行运送。价格上限开始实施的时间将与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禁令实施时间相一致:今年12月5日对俄罗斯原油实施禁运,明年2月5日对成品油实施禁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2日表示,欧洲需要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设定价格上限。她还呼吁采取措施,从电力供应商通过天然气危机获取的暴利中分一杯羹,用这些钱来支持弱势的民众和企业。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天然气价格飙升至创纪录水平。欧洲各国都在争相寻找替代供应,以填补冬季的天然气储备。欧盟能源部长将于9月9日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应对油价飙升。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此作出了回应:如果对俄罗斯石油进行限价,俄罗斯将不会向这些国家出售石油,而欧洲纳税人将遭受损失。佩斯科夫强调,“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已经明确表示,加入对俄油限价的国家将不再属于俄罗斯石油的接受国。俄方不会根据这种非市场的原则与这些国家进行合作,而那些愿意按市场条件进行交易的国家数量远远多于前者。俄罗斯正在研究石油出口的价格上限可能会如何影响其经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此举将破坏石油市场的稳定性。”
邓正红指出,西方国家持续讨论各种措施来限制俄罗斯出口石油天然气的收入。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通过石油禁运,包括欧盟所有的航运禁运,还是通过外国公司的自愿拒绝,都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出口转移、替代供应计划和石油报价中的“制裁溢价”,使得俄罗斯即使在折价销售时也能保证其预算收入。这进一步验证了包括能源软实力在内的软实力“因地制流”的原理,能源作为全世界都需要的硬实力,俄罗斯石油供应占全球10%的份额,其能源实力不亚于其军事实力。硬实力强到极处便可成为一个国家影响世界的软实力,即强势的硬实力运营彰显一个国家对该领域的掌控力、外交主动和对外话语权。欧洲能源匮乏,对俄能源依赖极大,俄罗斯能源软实力的强势即在如此。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平均每天要从俄罗斯进口220万桶原油和120万桶成品油,其中德国、波兰和荷兰是最大的客户。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月2日表示,如果对俄罗斯石油进行限价,欧洲纳税人将遭受损失。佩斯科夫认为,“对俄制裁导致了欧洲能源市场陷入非常大的危机,这种情况下,欧洲人以疯狂的、不合理的成本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导致美国公司越来越富有,而欧洲的纳税人却越来越穷。”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2日警告称,“美政府推动对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设置上限明显是有害的提议,将产生消极影响。”俄驻美大使馆2日发表声明称,“美政府提议对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设置上限“将破坏世界能源市场的稳定,消费者不得不承担汽油、电力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后果。俄罗斯能源部门的发展充满前景,而不会像西方所预期的那样‘被摧毁’。”俄罗斯外交官员还称,俄不会在非市场条件和亏本的情况下出售石油。俄驻美大使馆工作人员敦促美方“尽快改变想法,不要采取完全适得其反的举措。”
展开全文
邓正红认为,西方对俄制裁、石油禁运以及石油限价正在加剧欧洲能源危机,当下的欧洲亦正处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可再生能源和俄罗斯以外的能源接济不上,化石能源过早放弃,而天然气以其独特的低碳软实力价值成为欧洲应对能源紧缺的急需能源。现在欧洲最担忧的是俄罗斯完全切断天然气供应,这也是俄罗斯对欧能源软实力释放拿捏的关键之处。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日在回答有关北溪管道是否会进行新的维修工作时表示,北溪管道目前只有一台涡轮机能够运转,缺乏备件导致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受到威胁,而这个责任不在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俄气2日说,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排除。俄气当天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消息说,在与西门子公司代表共同对波尔托瓦亚压气站涡轮机进行检修时,发现多处设备漏油现象。西门子公司代表在检测报告上签了字。俄气说,俄联邦生态、技术和原子能监督局警告,检测到的设备故障和损坏导致涡轮机无法安全无故障运行,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并暂停运行涡轮机。此外,之前经过大修的3个涡轮机也发现类似漏油现象,这些涡轮机目前处于强制停机状态。西门子公司表示,只有专业维修企业才能完全排除漏油故障。俄气8月底曾宣布,因对波尔托瓦亚压气站唯一仍在运行的涡轮机进行维修,北溪一号管道8月31日至9月3日暂停供气。维修工作结束后在无技术故障的情况下将恢复北溪一号管道输气。在俄气宣布北溪一号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后,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2日发表声明说,目前天然气市场形势十分紧张,但德国的天然气供应仍有保障。德国天然气存储设施储备量已达84.3%,10月份存储量达到85%的目标预计可以在9月初实现。
邓正红分析说,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软实力博弈实际上是能源需求方与能源供应方之间的供需较量。需求方希望以俄罗斯以外的能源供应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从而达到制裁俄罗斯的目的;而供应方则抓住需求方目前还未找到充足的第三方能源供应,对需求方展开“饥饿式”“断炊式”能源软实力博弈,从而达到反制裁的目的。这场供需之间的能源软实力博弈实际上也是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较量,拱火的一方则是美国,俄乌冲突引发的欧洲能源危机给美国能源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9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欧洲多国因制裁俄罗斯而面临能源短缺,不得不远涉重洋高价购买美国天然气。有欧洲媒体评论称,美国正在伪装成救世主的样子,通过向欧洲国家出售天然气攫取巨额利润。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表示,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延宕半年有余,事实再次证明,美西方单边制裁解决不了问题,相反,其外溢和反噬效应正如滚雪球般不断叠加蔓延。赵立坚说,我注意到有报道称,目前欧美市场天然气价格之差已达创纪录的10倍之多,美国商业内幕网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司每一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LNG)船可赚取超1亿美元的暴利。很显然,在美国军火商、粮食商纷纷借乌克兰危机大发战争财之际,美国能源商也没有掉队,割起了自己盟友国家的“韭菜”。然而,欧洲老百姓要面对的却是电费价格飙涨、取暖温度降低甚至有组织停电等考验。难怪英国前议员加洛韦说,“正如美国准备好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最终,它也准备好让欧洲流尽最后一滴血。”赵立坚指出,美国作为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如今却成了隔岸观火、坐收渔利的“最大赢家”,这值得世人思考和警惕。国际能源署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欧盟6月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首次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受俄乌冲突影响,为反制西方国家制裁,6月俄罗斯大幅削减了通过北溪管道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量。此外,俄罗斯已经停止了对芬兰、波兰、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供应。今年3月,欧盟决定向美国额外购买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以减少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并表示希望通过各种来源的液化天然气替代三分之一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据了解,俄罗斯每年向欧洲输送约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此外还出口140亿立方米至18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占欧洲大陆天然气进口总量的超过40%。
邓正红强调,俄对欧能源软实力释放的阔度与美西方对俄制裁的紧度刚好反向,美西方对俄制裁紧度愈大,俄对欧能源软实力释放的口径也就愈小,这就好比给欧洲套上了一道能源紧箍咒,欧洲每对俄表现出不友好,俄能源紧箍咒也就愈加紧缩,欧洲能源之痛也愈加彰显。近来,俄罗斯对欧洲能源供应预计将持续下降,欧洲能源危机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华尔街日报》报道,炎热的天气刺激了能源需求,减少了水电站大坝的发电量,并加大了通过河流向发电厂运输煤炭的难度。公用事业公司和各国的国家电网也在购买天然气,以便在冬季到来前增加天然气库存。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担心,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欧洲将完全失去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俄气8月16日称,由于西方制裁导致公司出口和产量继续下滑,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冬天可能上涨60%,达到每千立方米4000美元以上。俄气称:“欧洲的现货天然气价格已经达到每千立方米2500美元。”俄气已将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输气量削减至产能的20%。俄气在一份声明中说,从1月1日到8月15日,该公司的天然气出口总量下降了36.2%。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欧盟鼓励各成员国出台相关措施节约能耗、提高能效。7月底,欧盟就各成员国采取自愿措施将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减少15%达成一项协议。协议自本月起正式生效。市场对欧盟削减天然气需求的协议并不买账,欧洲天然气价格仍维持上升势头。天达集团石油与天然气分析师内森·派珀表示,欧盟寻求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要付出“高昂的政治和经济代价”。俄气9月1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前8个月天然气产量为288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4.6%;对非独联体国家天然气出口量为822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491亿立方米,降幅约为37.4%。分析人士指出,俄气前8个月对非独联体国家天然气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与俄对欧供气减少有关。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欧盟计划到今年年底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减少约1000亿立方米,降幅近三分之二。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为1550亿立方米,约占欧盟天然气总进口量的45%和总消费量的40%。
俄气9月1日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消息称,已暂停向法国主要能源供应商昂吉集团供应天然气。消息一出,已经在加紧储气备荒的法国各界又增加了一层紧迫感。“能省则省”是法国总理博尔内对包括企业在内所有机构和全体公民提出的要求。在俄气断供消息发布前,博尔内在参加法国企业家大会时就表示,无法找到可以马上替代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方。博尔内警告,如果俄罗斯断供与库存不足、替代供应不及时、冬季极端严寒天气等同时发生,法国随时可能实行能源配给制度,首先波及的就是企业。今年4月,昂吉总裁让皮埃尔·克拉马迪厄曾经估计,“俄气停供后,原本由俄方供给的天然气,只有一半能由替代供应方提供,其余部分必须在短时间获得,否则就只能通过减少消费来弥补,特别是工业领域。”法国消耗的天然气全部依赖进口,其中17%来自俄罗斯,主要由昂吉集团通过管道进口。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公开动员民众节能降耗。他在一场演讲中使用了“大动荡”“大转变”“富足的日子结束了”“无忧无虑的日子结束了”之类表述,让不少法国人心中不安。
与供应相比,价格更令人担忧。为维持能源价格稳定,法国政府此前把天然气管制售价冻结在2021年10月的水平直至今年年底。天然气买入价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由公共财政补偿供应商。加上电价管制、燃油消费折扣等一系列措施,法国议会已经为今年预算追加数百亿欧元支出。博尔内近日表示,政府不能永远冻结价格。不少媒体担心,明年年初,法国能源价格或将急剧上升,进而推升通胀,加大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风险。从长期来看,法国能源供需失衡难以缓解。法国近八成电力来自核能,由于核反应堆出现应力腐蚀问题,半数机组停产待检。加上今夏高温干旱使水电减产,法国已经从欧洲电力净出口国沦为净进口国。面对严峻形势,法国政府已启动危机管理机制。马克龙定于当地时间2日主持召开跨部门高级别能源专题会议。法国政府拟提出“保价格、稳民生、稳企业”新举措,要求各行业、各地区尽快制定具体行动计划,争取兑现2030年前实现能源安全、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欧盟各成员国7月达成的削减天然气用量协议8月9日正式生效。根据欧盟方面说法,此举意在为可能出现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做准备。根据7月26日达成的这一协议,欧盟成员国同意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根据各自选择的措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长期以来,欧洲国家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供应。俄罗斯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欧盟追随美国对俄施加多轮制裁,但制裁引起的反噬令欧盟处境愈发窘迫。值得一提的是,据塔斯社8月28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鉴于目前天然气期货价格持续升高,他不得不将对天然气价格的预测上调,预计2022年年底前天然气期货价格将达到每千立方米5000欧元。8月26日,9月份交货的欧洲天然气期货盘中交易价格自3月来首次突破每千立方米3500美元,创下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近半年来新高。
【作者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建立企业软实力理论和软实力指数工具,开创能源软实力和低碳软实力,第一个对软实力系统量化与价值评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核心价值、核心模式、核心实力)》总策划及撰稿人。18个月前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突围低油价困局、减产联盟在行动、产油国地缘风险、原油史诗级崩盘)》《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