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新规”出炉,有4种遗产无法继承,独生子女也“抢”不来
中国人非常讲究“未雨绸缪”,在年轻时候就开始为年老做准备了,缴纳社保、投资理财、购买保险……这些都是是给自己的未来进行“投资”。作为父母来讲,信心苦苦一辈子,自己还没来得及享受,有考虑为子女们留下些什么,无论是固定资产还是现金,肯定是越多越好的,为子女未来生活减轻压力。
人的年龄总会增长,也总有去世的一天,在老人去世之后,很多原本和睦的家庭氛围立马“分崩离析”了,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想要“争夺”老人留下的遗产。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而现实生活中,为了多拿一套房、多拿一些钱,兄弟姊妹大打出手的案例比比皆是,让围观者感慨不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22不断完善继承法,从今年7月1日之后,最新的民法典出台后,对于子女继承父母遗产作出了新的规定,有4个财产项目,即使大打出手也不能继承,就算你是独生子女,也拿不到手了。
1.专属于父母的权益
有很多权益是没办法继承的,例如一些从事写作、艺术类工作的老人,生前有著作权、署名权、艺术作品,子女都是没办法继承的,毕竟是老人自己的心血。例如老人生前是一位作家,出版了很多图书,每年可以拿到版权费用。老人去世后,老人的版权费用可以都分配给子女,毕竟这属于老人留下的财产一种了,但是子女却不能继承这些书籍的署名权和修改权。
展开全文
2.只有“居住权”的房子
现在很多单位或者机构,都会针对人才提供住房,但是这套房子只有居住权,产权是由单位或者2022拥有的,老人生前如果是偏远地区的公务员,或者技术类型的人才,很多人都可以申请这种房子居住。但是去世后这类房子就要被收回了。但是如果公有房通过改革变成了个人所有,那么子女是可以继承的。
3.老人的保险
很多老人在生前都会购买保险,有些是买给指定人的,在这份保险的保单中,如果出现了特定的受益人,那么老人去世之后,保险的权益都应该由受益人获得,而不应该作为“分配”的资产了。但是如果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是老人自己买给自己的,其中规定发生意外之后,保险金应该属于被保险人,而被保险人死亡之后,这份保险金就会给被保险人的第一继承人继承了。
4.老人财产和他人共有
老人生前的这些财产并不是与自己,是和他人共有的,去世后子女也很难继承资产。例如老人夫妻两个和二儿子住在一起,那么父亲立遗嘱将房子给二儿子是没用的,必须母亲也同意给二儿子才行。如果父母一个愿意给二儿子、一个愿意给大儿子,那么就平分。如果一方立遗嘱给二儿子,另一方没立遗嘱,大儿子也可以分到产权的四分之一。
以上这4种资产是没办法直接继承的,有些则需要根据情况来定,现在知道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