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40多年,账户不足6万,刚办退休,看到养老金很欣慰
虽然没有考上大学让人失望,但我又比多数同龄人幸运,好运眷顾了我。
因“失”,我有了“得”,高考失利,让我有机会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国有工厂。
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40多年,直到我退休。
我1963年出生在河南,从小学到高中,自认学习不错,恰好赶上高考,认为机会来了,可天不遂人愿,名落孙山,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我郁闷至极。
正当还要不要坚持大学梦想的时候,当地国有企业招工,我阴差阳错地进厂当工人了。
在那个年代,进厂打工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属于吃“皇粮”的人。
那时候工资不像现在动不动几千甚至上万,我清晰地记得,我第一年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多块,第二年也不过20多块钱。
其实,那个时候进工厂打工,想法很单纯,打工挣钱,并没有考虑太长远的养老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才逐步对社保养老有了一点认知,让我想不到的是,当初进厂的决定,竟让我受益终生。
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2023年,我已经年满60周岁,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
对于我来说,退休很简单,不需要我亲自办手续,签签字就行,退休手续的办理全权由单位人事主管负责,哈哈,我就是一甩手掌柜。
社保局的办事效率就是快,养老金核算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有5000元吗?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展开全文
打工40多年,个人账户不足6万,刚办退休,养老金3600多,看到养老金,我很欣慰
从1980年11月进厂打工,到2023年4月退休,510个月,共有42.5年,其中视同缴费14年2个月(14.17年),实际缴费28年4个月(28.33年),个人养老金账户58676元,河南省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6155元,退休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5681元。
1995年到2023年实际缴费指数23/29=0.7931,1980到2023年全程平均缴费指数等于(15+23)/(15+29)=0.8636。
下面计算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6155+5681×0.8636)/2×42.5×1%=235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58676/139=422元。
过渡性养老金:5681×0.7931×14.17×1.3%=830元。
以上三项养老金就是我的基本养老金:2350+422+830=3602元。
小强财艺有话说:
我国企退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并没有实现全国性统一,即使在同一个省市内部,不同地区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也有不同。
本文“我”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都要用到缴费指数,但指数含义不同。
基础养老金用的是全程缴费指数,过渡性养老金用的是实际缴费指数,并且计算缴费指数工资的时候用的是当地的社平工资,而不是河南省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由于社平工资比养老金计发基数小,变相降低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
这样计算的结果,不仅基础养老金偏低,过渡性养老金也偏低。
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及当地社平工资用的是2022年的数据,未来还会进行养老金的重算补发。
虽然2023年养老金将实现19连涨,但是2023年退休的人员,不会参加今年的养老金调整。
对于,这种养老金算法,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