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深圳占比1/3
“通关后,我几乎每周都有一两天在香港,这就是我们非常喜欢的大湾区工作模式。”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如是说。交通促使大湾区融合真正落地,也给跨境理财通业务带来新契机。
近日,在香港金管局的全力支持下,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联手跨境理财通试点银行之一的渣打银行,在深广两地成功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投资者教育论坛”,加强大湾区投资者对跨境理财通的认识,吸引了近500人参与。
在大湾区高速融合进程中,跨境理财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谈及其重要性,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以往互联互通举措的主要目标都是一些机构投资行为,相较于此,跨境理财通突破局限,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给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财富管理平台。
“另一方面,跨境理财通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黄王慈明提到,很多参与理财通的基金都是有人民币类别的。湾区投资者可以用人民币投资,产品标的可以是美元、欧元及其他不同币种计算,赎回时也可以人民币交付。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本身就需要提供更多不同的用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当需求越来越大,境外公司推出的人民币产品也会越来越多。
大湾区作为全国高净值客户密集且增速很高的地区,对全球资产配置有着刚性需求,需要更多元、更平衡的安排。“当我们提供服务时,要非常明确地帮助客户了解他到底是在处理什么事情、风险是什么、要关心哪些领域。”因此,林远栋认为,一定要多投放时间和资源来做好市场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新的模式,很多内地投资者不是很了解境外市场,所以我们今天举行这个活动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业界朋友加入到这个行列,为跨境理财事业做出贡献。”
展开全文
大湾区是渣打业务发展的关键战略区域,也是渣打银行优势所在。截至2023年2月,渣打银行深圳分行办理的“南向通”开户数位于深圳各家外资银行前列。“希望渣打可以成为大湾区客户心目中的‘大湾区银行’,把现有流程更好地打通,帮助客户对香港目前的投资环境有更多的了解。”同时,林远栋表示,渣打客户跨境理财通「南向通」的汇划金额有稳步上升的趋势——二月份的汇划金额比一月份的金额增加超过四成,证明大湾区客户对跨境理财通的理解和信任程度在不断提高。
除了有渣打银行及投资基金公会的专家介绍跨境理财通所带来的投资机遇之外,活动亦邀请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及广州分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代表讲解跨境理财通的运作及投资者保障,提升内地投资者对崭新投资渠道的信心。此外,五家大型国际基金公司的专家,也在论坛上详谈投资市场走势、不同类别基金产品的特性及投资者进行跨境投资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随着深港全面恢复通关,两地人员往来回归正轨,‘跨境理财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跨境办副处长葛金锋在本次论坛发言中给出数据,截至今年2月末,深圳辖区累计开立相关账户2.1万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8.8亿元,双方向投资产品交易额5.1亿元,约占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相信此次论坛的举办有助于为大湾区内地投资者答疑解惑,并将指导辖内银行加强与港澳合作伙伴的业务协同,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升投资者体验。”
香港金管局署理外事部主管邓珮琳表示:“跨境理财通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正继续与内地监管当局及相关各方保持紧密联系,因应实际运作经验和市场反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探讨优化跨境理财通措施,例如扩大可投资范围、逐步增加参与机构等。”
【记者】许懿
【作者】 许懿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