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个人得失

Connor 欧易下载 2023-09-01 126 0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名利”二字常常蕴育在人们的脑海中,驱动着人们的行为。如何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思想纯洁的最常规、最基本的课题,党员干部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担当着人民事业的重任,淡泊名利是对其讲党性的基本要求。

名和利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有利的基础,肯为社会服务,自然能获得好名誉;有名的招牌,容易被社会所接受,自然为获利提供了方便。因此,淡泊名利就意味着不易获利,要吃苦奉献。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坚定初心矢志不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真抓实干;坚持率先垂范,扎根基层察实情、办实事、解实难;紧盯“硬骨头”攻坚克难,大力发扬“5+2”“白加黑”精神,着力解决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难点问题,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书写精彩人生。

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默默无闻地努力干事,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同志,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而砥砺前行。

要有公仆情怀,心系群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群众的愿望、困难和诉求放在心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当前,有很多群众还存在搬迁有顾虑、致富无门路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真诚的服务精神、群众易于接受的沟通方式做好群众工作,真心实意与群众一道,商量脱贫对策,谋划致富路子,解决好群众最关切的利益问题和难点问题,践行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帮助引导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谋幸福。

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淡泊名利重事业,立足本职做贡献”的思想,始终把党的宗旨、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铸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工作中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务实创新,勇挑重担,继往开来。 (敖永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