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基本面应该看哪些?超全!新手小白赶紧收藏!
根据期货交易分析方法的不同,期货江湖中流行着这么两种帮派分别为技术派和基本面派。
技术派 VS 基本面派
顾名思义,技术派则是指以技术面逻辑交易股指期货,基本面派则是指研究行业和标的产品的供需关系等来预测期货交易。
本期小边主要给大家分享基本面分析主要看哪些信息。本期内容对新手小白很有用,记得转发收藏哦~
01
供需分析
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期货价格的变化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
供给:
【期初库存量】上年度或上季度留存下来的,可供社会继续消费的商品实物量。生产供应者存货和经营商存货可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
【当期生产量】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产量。从短期来看,主要受到生产能力的约束、相关资源、自然条件、生产成本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当期进口量】受到国内市场供求、国际国内市场价差、汇率、本国进出口政策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我国棕榈油全靠进口,进口量就决定了国内棕榈油的供给情况。
需求:
【当期消费量】受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购买能力、消费者人数、消费结构变化、商品新用途开发、替代品价格和获取的便捷程度等影响。
【当期出口量】是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分析,包含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内销外销价格比、本国出口政策和进口国进口政策、关税以及汇率的变化等。
展开全文
库存:
库存是指期末商品的结存量,是供求关系的重要表现。
对一些重要商品,无论是生产、流通企业还是国家,都会有一定的库存量。其中,国家库存表现为政府储备,政府储备不会因一般的价格变动而轻易投放市场,只有当市场供给出现严重短缺时,才有可能动用。但动用之后,还会在适当的时候补回来。
从一国的供求数量来看,期末库存与供求之间的关系式为:
期末库存=期初库存+当期产量+当期进口量-当期出口量-当期消费量
其中,期初库存、当期产量、当期进口量这三项为当期可供应量;而当期出口量和当期消费为当期需求量。当本期商品供不应求时,期末结存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
如果进出口渠道通畅,当国内供不应求时可以通过进口来弥补,这时实际进口价会成为影响国内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国内供大于求时可以通过出口来宣泄,这时实际出口价也会成为影响国内价格的重要因素。
期末库存减少,意味着当期需求大于供应,但不能下结论说价格一定会涨,因为还得看这个期末库存是否正常。比如,农产品以一年为周期,如果以月度作为观察期,则在收获季节之后肯定逐月减少。又如,某品种在以前积压太多,即使目前库存有所降低,但仍旧大大高于正常库存,价格就难以上涨。
02
经济周期分析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关系密切,期货价格也不例外
由于期货市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开放市场,因此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仅仅受到国内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随之波动的价格上涨和下跌现象。
经济周期一般有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
【复苏】复苏阶段的开始是前一周期的最低点,产出和价格都处在最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复苏、生产的恢复和需求的增长,价格也逐步回升。
【繁荣】繁荣阶段是经济周期的高峰时段,由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超过了产出的增长,价格受到刺激后迅速涨到较高的水平。
【衰退】衰退阶段开始于繁荣阶段的后期,经济出现下滑趋势。需求的萎缩导致供大于求,价格快速下跌。
【萧条】萧条阶段代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将结束。这个阶段,供给和需求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价格停止下跌,到达低点。
经济周期阶段可由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值的高低来判断,如 GDP 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汇率等。这些都是期货交易者需要密切关注的。
03
政治政策因素
期货市场价格对国际国内相关政策和政治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
【政治】各种政治性事件的发生对不同的商品带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如国际局势紧张时,对战略性物资价格的影响就比对其他商品的影响大。
【政策】在国际上,各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会对相关品种的期货价格带来影响。这些政策包括:农业政策、贸易政策、食品政策、储备政策等,其中也包括国际经贸组织及其协定。
04
金融货币变动因素
商品期货交易与金融货币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率的高低、汇率的变动都直接影响商品期货价格变动。
【利率】利率的变化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较大,而对商品期货的影响较小。
【汇率】当外币贬值时,如果外国商品价格不变,那么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将会下降,反之则上升。因此,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化。据测算,美元对日元贬值1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进口大豆价格会相应下降10%左右。同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那么,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也会上涨。
05
自然气候因素
自然条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具体来讲,其包括地震、洪涝、干旱、严寒、虫灾、台风等多方面的因素。
农产品价格最容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当自然条件不利时,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供给趋紧,刺激期货价格上涨;反之,如气候适宜,又会使农作物增产,市场供给得到增加,促使期货价格下跌。
例如:
巴西是全球咖啡的主要生产供应国,有一年,巴西遭受严重霜冻灾害,据说一夜之间冻伤了百分之三十的咖啡树,消息一经传出,国际咖啡期货价格就上涨了好几个停板。
气候因素已经成为农产品期货炒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各种农产品在播种期、成长期或收割期对气候的要求不一样,因而,在这些时期,主产区的气候情况及其变化就会引起交易者的密切关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价格波动。
自然因素的重大变化对工业品和能源产品也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比如,当生产、运输和仓储因灾难天气而造成较大损失时,价格就会上涨。
06
季节性因素
有些商品的供应或需求具有季节性特点,供需的季节性特点引发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这一点,在农产品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
大豆的种植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点,因此所在国家一般春季种植,秋季收割。每年9-10月北半球会收割一季大豆,2-4月南半球会收割一季大豆。
因此有人统计发现,大豆市场的特点为:每年从3月、4月份开始,南美新豆上市,进口量增多,致使现货价格走到谷底,随着5月、6月份消费旺季的来临,价格从谷底缓慢回升,至7月、8月份大豆青黄不接时,价格达到年内峰顶,10月份后由于北半球的新豆上市,价格再次回落至谷底,1月、2月份随年关消费高潮的来临,价格略有反弹,并于年关后重回3月、4月份的谷底。
如此循环往复。
由于职业投资者和现货商都懂得季节性的影响,因而,这种特点一般在不同合约月份上会得到提前反应。
例如:5月合约对3月合约升水,而11月合约对9月合约贴水。
但从全年走势来讲,期货价格的低点通常会在收获季节出现。有些交易者在判断后市时,会将其作为一个参考依据。
当然,在应用之前,他们首先会对历史数据作定量的统计分析,从中发掘出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07
投机因素
买涨不买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
当市场价格上涨时,赚钱效应会使更多人愿意买进,并且有些人还愿意进行实物投机,即买进货物后囤积起来。尽管这些购买者并非是对货物的真正需求者,但至少暂时加大了需求,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当市场价格下跌时,情况又反过来了,甚至连实际使用者也会降低储备量,这又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在期货交易中,这一现象不仅存在,有时甚至会表现得更突出。当市场处于牛市时,人气向好,一些微不足道的利好消息都会刺激投机者的看好心理,引起价格上涨;当市场处于熊市时,人心思空,即使有利好消息也会被忽视,而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空消息则会被放大,以致价格继续下跌。
与中小投机者相比,大投机商引发期价涨跌的能量更大,这也是交易者为什么特别关注大户持仓数量及方向的原因。
然而大投机商如果过度投机,很可能导致期价非理性的涨跌,这种涨跌,用其他合理的因素是无法解释的。
例如美国的白银期货,从1979年的每盎司6美元一度上涨到1980年年初的50美元,但那是亨特兄弟操纵的结果。后来由于操纵失败,银价又回到了老地方。(相关阅读:公众号双子塔边论双边:以史为鉴!一文盘点期货史上最大逼仓事件始末:疯狂的白银)
当然,上面介绍到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全部,还有社会因素、突发事件影响等基本面分析法也只是交易时的一种参考,不能完全依赖其作为交易的唯一标准。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相对客观、理性的眼光看待市场和交易。
--END--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期货操作的依据。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国联期货公司的立场,请谨慎参考。期市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开户、研报、直播等请后台联系小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