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总理上台4天后,泰国对美国妥协,佩通坦想不到,真正赢家诞生
据《环球时报》消息,7月3日普坦接任泰国代总理,此时距佩通坦被停职仅3天,泰国政坛的暗流正悄然涌动。普坦上台后,很快就面临着美国的关税压力。特朗普政府宣布从8月1日起,对泰国进口产品征收36%的关税。这一税率与4月公布的“对等关税”相比没有变化,泰国不得不加紧与美国的贸易谈判。
泰国财政部长披猜透露,已向美国提交新贸易方案,计划在五年内将对美46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减少七成,七到八年内实现贸易平衡,方案中还包括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增加采购能源和波音客机等内容。这样的妥协并非偶然,背后是泰国复杂的政治局势在推动。此前佩通坦因“录音门”事件陷入危机,她在与洪森的通话中称泰国军方是敌人,还对柬方释放妥协信号,甚至称陆军第二军区司令为疯子,这一系列言论引发轩然大波。
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大臣彭萨格娜(资料图)
民众支持率从30%左右骤降至9.2%,街头示威活动不断,宪法法院最终以七票优势通过对她的停职议案。佩通坦并非毫无准备,她提前进行了内阁改组。6月30日,泰王批准其内阁改组申请,她本人兼任文化部部长,即使被停职仍能留在内阁掌握一定权力。普坦则从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改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掌握了警察系统,便于打压反对派非法抗议。7月2日素利亚短暂担任代总理,次日便将职位移交给普坦,权力过渡看似平稳,实则是泰王与佩通坦的精心安排。
普坦能成为代总理,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他军人出身,有军方背景,同时又是佩通坦父亲他信的亲信,这样的双重身份能平衡王室与民间权力。泰国军方被视为泰王的军队,而激进改革派如“人民党”主张削弱军方和皇室权力,普坦的上台能避免政府被激进党派推翻,也能延续佩通坦的政治生命。
展开全文
洪森(资料图)
但普坦的妥协也让泰国付出了代价。为换取美国降低关税,泰国在贸易上做出诸多让步,国内市场将涌入更多美国农产品、工业产品,能源和航空领域的采购也向美国倾斜。这会冲击泰国本土产业,影响国内经济稳定。可对普坦而言,这是稳住政局的无奈之举,当下泰国政坛混乱,泰柬还因边境争端存在冲突,若不尽快稳定局面,军方势力可能进一步扩大。泰国军方在这场风波中逐渐成为受益者。
长期以来,军方与政界存在矛盾但保持平衡,军方对参议院有掌控力,甚至能影响宪法法院等机构。佩通坦事件后,军方借势提升影响力,若再利用边境冲突获取民众支持,可能进一步巩固地位。佩通坦虽留在内阁,重返总理之位的可能性却不大,他信家族的政治命运也充满变数。佩通坦在文化领域也展开了行动。她下令泰国计划明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皇家传统服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直指柬埔寨,因柬埔寨申请材料中涉及泰国服饰内容。
洪森(资料图)
她还以资金不足为由,叫停了本应归还柬埔寨的20件高棉文物,这既是对洪森此前行为的反击,也想通过凝聚文化认同提升支持率。泰国《国家报》指出,未来60天是泰国政治的关键期,将决定佩通坦能否复职以及泰国王室的命运。目前来看,普坦大概率会成为新任总理,继续维持王室与平民的平衡。佩通坦的“金蝉脱壳”虽让她留在政坛,但真正的赢家似乎已悄然浮现,泰国军方的影响力在这场政治博弈中不断攀升,未来的泰国政局还将充满更多不确定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