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手,最佳时机已到?见完王毅后,鲁比奥向全球反复通告2字

Connor 欧易交易所 2025-07-15 9 0

据环球网 7 月 11 日消息,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期间,中国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进行了会面。这次会面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鲁比奥在会后的表态,让人不禁思考:中美联手,最佳时机已到?在这次会面中,王毅外长对美国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二是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

三是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和中国打交道。这三点要求,切中了当前中美关系的要害。长期以来,美国部分政客对中国持有偏见,在制定对华政策时,往往从遏制中国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寻求合作共赢。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也常常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缺乏平等和尊重。王毅外长提出这三点要求,就是希望美国能够正视中国的发展,调整对华政策,以更加务实和友好的态度与中国相处。

特朗普夫妇(资料图)

鲁比奥在与王毅外长会面后,当着媒体的面谈到了两点感受。第一,他认为这次会谈非常有建设性、积极;第二,他反复向全球通告 2 个字 —— 合作,强调中美两国可能在某些领域展开合作,从而更好地沟通和建立互信,还称 “只要中美联手合作,就能解决世界上大多数问题” 。这一表态,与以往美国部分政客的强硬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美国自身的情况来看,其国内面临着诸多问题。经济方面,虽然美国经济有一定的韧性,但也面临着通胀压力、债务问题等挑战。在国际上,美国的影响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俄乌冲突持续至今,美国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据统计,202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高达 610 亿美元的援乌法案,2024 年又追加了 200 多亿。然而,俄乌谈判在 2025 年初彻底停摆,美国的调停努力收效甚微。

展开全文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而与中国合作,或许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特朗普曾公开表态,称中国可以帮助弥合俄乌分歧,推动俄乌停火并签署和平协议。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促进和平的提议。但实际上,这里面可能隐藏着美国的一些小心思。其一,如果中国按照美国所说的,利用对俄罗斯的 “影响力” 促使俄罗斯走向谈判桌,这可能会让中国陷入两难境地,有在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选边站的嫌疑,这不符合中国在俄乌问题上一贯秉持的客观公正立场。

其二,特朗普上台快半年了,他承诺的尽早结束俄乌冲突却始终没有兑现。此时喊话中国强调 “合作”,不排除有将解决俄乌冲突的责任甩给中国,自己当 “甩手掌柜” 的意图。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也一直小动作不断。近期,鲁比奥与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通电话时,再次炒作南海问题,指责中国在南海的所谓 “侵略行为”。

鲁比奥(资料图)

此前,他还与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通电话,讨论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发展,并炒作南海议题,公然向中方发出威胁警告,声称 “美国根据《共同防御条约》对菲律宾承担的义务坚定不移” 。美国的这些行径,无疑是在南海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但与此同时,鲁比奥又在与王毅外长会面时强调合作,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让人对美国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

对于中国来说,一直主张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对外关系。在中美关系上,中国始终希望两国能够管控分歧,扩大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但合作的前提是美国要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停止在涉及中国内政的问题上指手画脚。此次鲁比奥强调合作,不管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如何,对于中美关系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鲁比奥(资料图)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大国,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跨国犯罪、防控全球性疾病等方面,两国的合作都将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但要实现真正的合作,美国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摒弃偏见和遏制思维,以更加平等、尊重和务实的态度与中国对话和合作。只有这样,中美联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评论